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热线电话:

银行卡短信费每年扣几十?银行员工称多数人白交钱,微信与APP免费提醒更实时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0:02    点击次数:65

银行卡短信通知费,通常被称为“信使费”,是银行为客户提供账户变动短信提醒服务时收取的费用。

目前绝大多数银行的这项服务收费在每月2元至5元不等,国有大行如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等一般为每月3元,而交通银行高达4元/月。

令人不解的是,一些银行在移动互联网更加发达、银行APP可免费查询账户变动的时代,反而开始对这项服务收费。

交通银行于2017年9月起将原本免费的短信提醒升级为付费的“用卡无忧”服务,每月4元。 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也分别在2017年恢复或开始收费。

对于银行而言,这项服务确实存在成本。 中国银行一位技术部门负责人透露,“每一条交易短信的发送,涉及交易识别、风险筛查、信息加密、传输通道维护等多个环节。 ”2024年,仅中国银行在短信通知系统的安全防护上就投入超过3.5亿元。

对个人用户而言,每月几元的费用看似微不足道。 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2025年1月发布的数据,全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已达94.2亿张,人均持有6.6张卡。

按照每张卡每月3元的短信费计算,仅这一项服务,银行业每年就能创造约3390亿元的收入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部分银行在扣费服务体验上存在瑕疵。 江苏省消保委调查发现,建设银行体验员在免费试用期结束后,每月扣费3元时均未收到短信通知。

浦发银行首次扣费也没有短信提醒。 这些问题直接违背了短信服务的初衷及时告知账户变动。

这意味着,每投入1元短信费,平均可避免约50元的潜在损失。

金融安全专家李明强调:“短信通知的价值在于其独立性和及时性。 手机银行APP通知可能因为网络问题、系统延迟或用户未及时查看而错过,而短信作为独立渠道,即使在手机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接收。 ”

然而,免费替代方案确实存在。 微信银行实时推送和手机银行消息中心通知已成为可行选择。 云闪付App更能实现跨行账户统一管理,一个页面查看所有账户变动。

这些免费渠道各有优势,但也存在局限。 网络波动、APP未启动、用户未及时查看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通知延迟或错过。 短期内,短信通知仍被视为最可靠的实时提醒方式。国内某大型银行的数据显示,平均每位客户持有的3.2张银行卡中,日常活跃使用的仅有1.7张。

中国工商银行2025年推出的“智能通知”服务允许用户自定义通知门槛,只对超过特定金额的交易发送短信。 这种个性化设置平衡了安全需求与经济性。

从法律角度看,银行短信通知费存在争议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:“银行告知客户其储蓄账户的变动情况,是履行告知义务,不应收费。 ”

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律师也指出:“消费者使用银行的服务,银行就有义务告知账户变动,如果微信提醒、APP查询不收费,短信收费也没有道理。 ”

相反观点则认为,短信通知并非银行基本的合同义务,而是一种增值服务。 除非法律、法规规定不得收费,商业银行有权就其对客户提供的服务收取费用。

中国银保监会2025年1月发布的《关于加强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指导意见》明确要求,银行应当通过有效方式及时告知消费者账户变动情况,短信通知是其中被明确认可的主要渠道之一。

取消短信通知服务并非没有风险。 北京市一位从事银行业务监管的官员透露:“我们接到的投诉中,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户自行取消短信通知后,发生资金损失却未能及时发现的案例。 等到月底对账时才发现问题,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追回期。 ”

对于已扣费用,有可能申请退还。 有用户反映,邮政银行拨打95580说明“未经本人同意扣费”,3个工作日内退还了12个月费用(共36元)。 但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,近6个月的扣费退还成功率较高。

当我们争论每月几元钱的短信费用时,实际上是在讨论金融安全的价值衡量。 银行内部人士坦言:“在金融安全领域,预防的成本永远低于补救的代价。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