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拉尼祭出杀招,5年大计直指阿萨德命脉,复兴之路被亲手葬送
发布日期:2025-08-01 21:34 点击次数:105
叙利亚的新主人朱拉尼,似乎不惜任何代价,只为一张进入国际社会的门票。这种代价,甚至可能就是国家主权本身。
近期以色列战机对大马士革国防部的精确打击,与其说是军事警告,不如说是为朱拉尼的新政权标出了清晰价码:想活下去可以,但必须接受外部划定的“红线”。
朱拉尼上台后,急忙与俄罗斯、伊朗切割,本意是夺回国家自主权。可他很快发现,自己正陷入一个更深的悖论。
越是挣扎,那根连着外部势力的缰绳,反而勒得越紧。这出以国家重建为名的豪赌,正让叙利亚的主权愈发空心化。
朱拉尼的“断腕”祭献
朱拉尼的政治操作,从一开始就透着一股决绝。他为了争取西方信任,几乎是主动“自断手足”。这份递给西方的“投名状”,下手之狠让人侧目。
首先是对内清算伊朗代理人武装。2024年12月掌权不到一个月,新政府就勒令哈马斯、杰哈德等巴勒斯坦组织解除武装。
他们的弹药库也遭到清洗。这直接切断了这些组织与伊朗的联系,彻底颠覆了叙利亚作为中东“抵抗之弧”前沿的传统定位。
接着是对外驱逐俄罗斯势力。今年1月,朱拉尼单方面撕毁了与俄罗斯签订的塔尔图斯港军事基地租约。
这份协议原本价值5亿美元,租期长达49年。此举直接迫使俄罗斯海军撤出塔尔图斯港,也宣告了俄罗斯作为阿萨德政权“护身符”时代的终结。
这一连串的狠招,就是朱拉尼递给西方世界的“投名状”。他赌的是,献祭掉旧的保护伞,能换来新的生机。
他似乎坚信,彻底切割,才能赢得未来的发展空间。
“认可”背后的枷锁
朱拉尼的豪赌,确实换来了一定的“回报”。但这回报,可不是什么无偿的善意,更像是附带严苛条件的战略控制。说白了,就是一张打了折扣的“空头支票”。
经济上,叙利亚获得了初步“松绑”。今年5月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利雅得公开宣布,解除所有对叙利亚的制裁。
叙利亚中央银行也因此重新打通了国际汇款通道。对朱拉尼来说,这无疑是他赌局中赢下的第一笔。
经济命脉的疏通,理论上为国家重建带来了一丝希望。
可军事上的“架空”,却是如影随形。美国默许以色列充当了叙利亚内部事务的“监督者”。
今年7月,当朱拉尼政府军试图武力统一南部苏韦达省时,以色列的F-15I战机随即发动空袭。
叙利亚政府军的坦克纵队被精准摧毁,大马士革国防部大楼也遭到轰炸。以色列借此划出明确的“红线”。
他们要求叙利亚南部必须成为隔离真主党的“防火墙”。这清楚表明,新政府的任何军事行动,都必须在以色列的安全框架内进行。
朱拉尼得了经济输血的“许可”,却失去了军事行动的“主权”。这种所谓的“认可”,更像是一种战略上的收编。
它确保叙利亚变成一个被西方(及其盟友)有效管控的“安全区”。叙利亚的自主权,就在经济喘息与军事限制的夹缝中,被无形地削弱。
统一梦,破碎在夹缝中
在外部势力深度介入的背景下,朱拉尼的内部统一大计,走得异常艰难。这不仅强化了叙利亚主权的悖论,更让国家在内部持续失血。
朱拉尼曾尝试整合沙姆解放组织(HTS)与美国支持的叙利亚民主力量(SDF)。双方甚至签署了“武装整合备忘录”。
可SDF内部却立刻出现了抵制,其中四个旅公开宣布“暂停配合”。SDF背后站着美国,朱拉尼根本无法采取真正的强制措施。
他成立的“国家安全统一委员会”,更像是一种权力宣示,而非实际的有效工具。
经济命脉的旁落,也是朱拉尼无法逃避的现实。尽管制裁部分解除,但重建资金高度依赖海湾投资和欧洲援助。
这些钱,每一笔都附带着严格的政治条件。更要命的是,库尔德武装在美国支持下,死死控制着叙利亚东北部的油田。
这意味着,大马士革的经济命脉,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。财源无法自主,又何谈真正的主权?
民生困境更是日益严峻。今年,叙利亚货币已经贬值60%。公职人员月薪甚至不足30美元。
外部援助根本无法解决系统性经济崩溃。民众对新政权的耐心,正被持续的通胀迅速消磨。
此外,叙利亚各地武装袭击频发。伊朗也在公开支持阿萨德家族回国,并在塔尔图斯港进行疑似军事活动,这无疑又加剧了地区对峙。
朱拉尼政权,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。
结语
朱拉尼推倒了阿萨德的铜像,却小心翼翼地保留了基座。他在上面换上了自己的牌匾,用“管道、港口、过境费”这些务实口号。
替代了旧时代的宏大叙事。然而现实是,管道的走向需要以色列点头,港口的安全依赖外部默契,过境费的收益也无法弥补主权失血的代价。
他或许成功地在制度上埋葬了阿萨德。但叙利亚,却可能正被他亲手引向一个碎片化、由多方势力共同“托管”的新未来。
在这个未来里,叙利亚或许不再有内战,但它离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,却更加遥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