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热线电话:

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二道锁边!为何要让7.38万亩沙漠实现三通?背后的生态与经济账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16:28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“看这些小梭梭树都是今年新种的,长得多好,每次来这里,看到这些新建的防护林,就热血沸腾,感觉自己在干一件大事。 ”

麦盖提县防沙治沙中心党支部书记殷红海站在第二道锁边带的起点,指着脚下新绿的苗木说道。 就在2024年11月,塔克拉玛干沙漠刚刚完成首条3046公里绿色阻沙带的“合龙”,不到一年时间,第二道锁边工程已经推进到沙漠腹地。

首道锁边的成就与短板:为什么需要“二道锁边”?

2024年11月28日,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宣告全面合龙,这条由草方格、梭梭林和光伏板构成的“绿围脖”,让新疆绿洲面积增加了5.6万平方公里,带动南疆30多万人稳定就业,沙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。

首道锁边的技术短板很快暴露:草方格寿命仅3-5年,且末县每年需补扎9.37万亩,成本占治沙资金的两成;光伏电站初期投资高昂,皮山县2.4万亩光伏项目设备采购就花了3.2亿元,沙尘覆盖后的清洁成本比平原地区高40%;单一种植的梭梭林成活率不足60%。

技术升级,从“一刀切”到因地制宜

二道锁边工程不再沿用统一的“三件套”,而是针对不同沙地条件定制方案。 在若羌县阿尔金草原,团队用1.5米高的芦苇沙障作“前锋”阻挡流沙,草方格作“后卫”固定沙面,搭配灌木种植,使活动沙面固定率大幅提升。

于田县则发明“梯田式固沙”技术,用推土机将22米高的沙丘削成阶梯状平台,每级边缘用草方格加固,平台间栽种梭梭,治理成本从每亩1万元降至1800元,苗木成活率显著提高。

资金与政策:11亿元如何撬动群众参与?

新疆投入近11亿元专项资金,推行“先干后补、干好再补”的激励模式。 皮山县按每米20元补助沙障铺设,农户铺得越整齐补贴越多;和田县对治沙林管护实行“按成活率给钱”,苗木成活率超80%才能拿满补贴。

关键的是“产权到人”政策,和田地区将76万亩沙化土地确权到户,颁发70年不动产权证,明确“谁造林谁所有、谁开发谁受益”,已有超5万农户拿到产权证,治沙从“政府任务”变成“自家生意”。

水资源的破局:光伏取水与苦咸水淡化

沙漠种粮的命脉是水。 沙雅县采用“光伏取水+苦咸水淡化”组合方案,光伏板发电驱动抽水设备,从地下抽取的苦咸水经淡化后,含盐量从每升3克降至0.5克以下,满足灌溉需求。 这套系统保障了6.3万亩治沙林用水,苗木成活率超80%,每年节省电费超300万元。

7.38万亩沙漠“三通”:沙漠变粮仓的基石

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十七团,推土机将沙丘推平后,每亩地撒上2吨腐熟牛羊粪有机肥,通电后的大型指针式喷灌设备一边洒水一边促进有机肥发酵,使沙土有机质含量从0.3%提升至1.2%。

通路让农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,以往绕行30公里的化肥运输现在直达田边。 每亩改造费用仅800元,规模化开发后成本还可再降两三成。

麦盖提县的计划更长远:第二道锁带总长39公里,用时10年建设,梭梭林下嫁接的肉苁蓉预计2026年10月收获第一批。 殷红海说:“这里不仅要成为阻挡沙漠的‘防线’,更要成为群众增收的‘致富线’。 ”
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