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02年了, 找不到工作进厂, 真的不丢人!
发布日期:2025-07-03 05:40 点击次数:58
最近经常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看到类似“找不到工作进厂丢人吗”这样的问题!
忍不住想说几句,我的观点是:不丢人,努力赚钱,不偷不抢不坑蒙拐骗,有什么丢人的?
一、破除职业歧视
我想,你之所以会询问这个问题,大抵都是社会对“进厂打工”,或者说是对“农民工”的职业歧视!
无论谁都要承认,在2025年的今天,制造业早已不是人们想象中的“低端产业”。尽管社会上还说不乏血汗工厂、剥皮工厂。但总体上,国内的制造业是向好而生的。
而且,主流媒体的数据显示,时下制造业的现实是:
1、现代工厂普遍实现自动化生产,60%岗位需要专业技术认证
2、长三角地区技术工人平均月薪已突破1.2万元
3、头部制造企业提供完善的职级晋升通道
至于那些认为进厂丢人的观念,往往源于三个认知误区:
1. 对现代制造业的刻板印象:很多人印象中的工厂,脏乱差不足以形容其糟糕。
2. 过度夸大学历与岗位的对应关系:国人的传统观念,白领、金领才是大学生的归宿。
3. 忽视职业技能的长期积累价值:老话说的好,有一技之长的人不怕没饭吃。
二、正视制造业的机会
不愿意进入工厂的另一个原因,基本是认为进厂没希望,进厂就是流水线到头。
但实际上,就像上文说的,头部制造企业提供完善的职级晋升通道,而且规范的工厂已经陆陆续续摆脱了流水线、劳动力密集型,开始向资金密集型、自动化转型。
头以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工厂为例,清晰的晋升路径:
1、技术路线:操作工→高级技工(需考取电工/焊工等证书)→技师(需大专学历)→高级技师(年薪25万+)
2、管理路线:班组长(管理10-20人)→车间主任(年薪18万起)→工厂管理层
3、特殊发展:转岗质检/工艺部门,跨界设备维护工程师,成为培训讲师
另外,我以前去校招很喜欢跟应届生讲一个数据:
在福州,一个千人规模的制造业,它需要的财务人员大概在10-20人之间,这里面能够拿到年薪十万的,通常只有财务经理/总监1名、财务主管2-3名,其他财务人员基本都拿着4000-7000块钱的月薪。
同样在这个工厂,它需要的管理人员(班组长、车间主任、生产经理/常州/总监)、工艺技术人员(技术员、工程师)、设备技术人员(机修、电仪、锅炉等),不算PMC之类的人员,都要大几十号人,这里面基本都能拿到十万年薪,工程师甚至都能拿到20万以上年薪。
以上,你还觉得工厂没钱途吗?
三、给求职者的建议
正确的的做法,
首先,应该是选择好的行业和企业:比如新能源、半导体、医疗器械、自动化设备等高新技术企业,或者是你可以“偷师”的企业,这类企业相对规范,而且有成熟的职业发展路径,有希望当个收入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蓝领,虽然累点,但发展不见得差。
其次,做好个人提升,不管是靠职业资格证书,还是通过函授、在职提升个人学历,以及努力学习岗位专业技能,这些都是能够切实帮助你提高竞争力,在企业、行业内获得更高报酬、更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
最后,说一句鸡汤:职业的尊严,个人的面子,不在于工作环境,而在于能否持续创造价值,能否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温饱无忧的生活。
以上,祝愿所有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,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