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热线电话:

从 1250 万天价索赔到拒签公司:张晚意的 “个体户” 逆袭,撕开内娱真实现状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3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94

在《花儿与少年 7》的镜头前,面对那英 “你有经纪公司吗” 的提问,张晚意笑着摇头:“我没有公司,是个体户。”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,背后藏着一段足以压垮新人演员的血泪史。这个如今能自由挑选剧本、凭《觉醒年代》《长相思》站稳脚跟的实力派,曾因一场经纪合约纠纷被索赔 1250 万,靠跑龙套还清 60 万债务,最终在资本裹挟的娱乐圈里,走出了一条罕见的 “无公司” 逆袭路。#张晚意#

故事要从 2015 年说起。当时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大二学生的张晚意,被星力天际文化经纪公司的 “空头支票” 砸晕了:3 年内保证 3 部电视剧、3 部电影资源,角色不低于男二号。对怀揣明星梦的年轻学生来说,这简直是一步登天的承诺。他毫不犹豫签下 8 年合约,却没料到这张纸会变成束缚翅膀的枷锁。签约后,公司承诺的资源全部 “缩水”,安排的角色不是网剧里一闪而过的客串,就是毫无亮点的边缘人物,连商务费用明细都模糊不清。眼看着同学陆续接到好剧本,自己却被劣质资源消耗青春,张晚意在 2016 年咬牙提出解约。

这场解约成了他人生最黑暗的时刻。公司不仅拒绝解约,反而提起反诉,索要 1250 万违约金和 11 万律师费。对当时还没正式出道、靠兼职维持生计的张晚意来说,这串数字如同天文数字。漫长的诉讼拉锯战中,他一边上课一边跑剧组试镜,哪怕只有几句台词的龙套角色也接,只为攒钱应对官司。2017 年 12 月法院一审判决下来,他需要支付 50 万赔偿金和 10 万律师费,合计 60 万的债务,成了压在刚毕业的他肩上的巨石。那段时间,他在零下几度的冬夜拍外景戏,穿着单衣在寒风里等机位,收工后啃冷馒头算家常便饭,所有收入除了基本开销全用来还债,硬是靠一股韧劲熬到债务还清。

这场风波让张晚意彻底看清了行业真相。当同期演员纷纷签约大公司寻求庇护时,他却选择成立个人工作室,成了内娱少见的 “个体户”。没有公司包装营销,没有团队拉资源,他的选角全凭自己判断:《觉醒年代》里的陈延年戏份不多,但他被角色的革命精神打动,推掉商业活动专心研读剧本;《长相思》中玱玹的复杂人设极具挑战性,他主动试镜三次,用细腻表演让观众记住了这个隐忍深情的帝王。他曾在采访中坦言:“没公司帮我筛选剧本,就自己一部部看;没团队谈合作,就亲自去见导演聊想法。虽然累,但能选自己真正想演的角色,值了。”

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,张晚意的 “个体户” 模式像一面镜子,照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。有人说他傻:“没有公司资源扶持,怎么抢到大制作?” 可他用作品证明,好演员从来不是靠资本堆砌的。反观当下内娱,多少新人被经纪公司的 “空头承诺” 套牢,签长约后被雪藏、被强制接烂片,想解约就要面临天价赔偿。更有公司把演员当 “摇钱树”,抽成比例高达七成,甚至干涉创作决策,要求演员为流量牺牲角色质感。张晚意的幸运在于,他宁愿赔光积蓄也要挣脱束缚,守住了演员对创作的主动权。

从全球视角看,演员自主掌控职业生涯早已是国际趋势。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・朱莉成立个人制片公司,既能挑选心仪剧本,又能深度参与制作;韩国演员孔刘不签任何经纪公司,靠个人工作室对接资源,专注于电影质量而非商业曝光。这些例子证明,当演员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和行业口碑,“个体户” 模式反而能避免资本对创作的过度干预。但这种模式对演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,既要懂艺术判断,又要会商业谈判,还要有抗风险能力,这也是为何内娱敢走这条路的演员寥寥无几。

争议从未停止。有人认为 “个体户” 模式只适合张晚意这样的实力派,新人还是需要公司保驾护航;也有人觉得,正是经纪公司的垄断式运作,逼得演员不得不依附资本。事实上,张晚意的经历撕开了内娱的痛点:当签约变成 “卖身契”,当承诺沦为 “画大饼”,演员的职业尊严该如何保障?他用自己的故事给出答案:哪怕从零开始,也要守住对表演的初心。如今的他,虽然没有大公司的流量加持,却靠一部部扎实的作品积累起观众缘,这种 “靠作品说话” 的底气,比任何签约合同都更可靠。

回望那段被 1250 万索赔压得喘不过气的日子,张晚意在综艺里云淡风轻的笑容里藏着成长的重量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娱乐圈从来不止一种活法:有人选择资本护航的捷径,有人坚持独立自主的崎岖。当张晚意说出 “不想拍就不拍,绝不将就” 时,他不仅在说自己的选择,更戳中了无数观众对 “纯粹表演” 的期待。毕竟对演员来说,能自由选择角色、认真对待每一场戏,才是对职业最基本的尊重。

如果重来一次,你会选择签长约求安稳,还是像张晚意这样,哪怕遍体鳞伤也要为梦想 “解绑”?这个问题,或许没有标准答案,但张晚意用他的逆袭之路证明:真正的安全感,从来不是别人给的,而是自己挣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