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机屏幕空荡荡:当代空巢父母等待的三十秒心酸
发布日期:2025-08-23 08:06 点击次数:89
《电话铃不响的日子》
老张头第七次掏出老年机看时间,下午三点二十,屏幕干干净净没有未接来电。老伴把遥控器按得啪啪响,电视节目从戏曲跳到购物频道又跳回新闻联播。
"上回小敏来电话,说这周末要带客户看房。"老伴突然开口,声音像块晒得太久的棉布。老张头没接话,他知道闺女说的"带客户看房"和上个月的"公司团建",上上个月的"要加班"都是一个意思——回不来了。
这种等待在老年活动室太常见了。上周三象棋摊上,老王接完儿子电话整个人都在发光,非说听见背景音里有小孩笑,硬要我们相信儿媳妇肯定怀上了。其实我们都知道,他儿子在深圳送外卖,结婚证都还没领。
年轻人总说现在联系多方便,视频通话不要钱。可我们这些老家伙,连智能手机的接听键都找不准。李老师上个月给儿子打视频,愣是把美颜开到满级,儿子在屏幕那头笑了半分钟,说妈您这脸白得像剥了壳的煮鸡蛋。
有时候觉得挺好笑。当年我们爹妈在村口等邮递员,现在我们守着充电器看手机。技术变了,等待的样子倒是一模一样。菜市场刘婶说得实在:"养孩子就像种地,播种时想着丰收,真等稻子熟了,又怕镰刀割着手。"
前天社区体检,医生说我血压有点高。其实我知道怎么回事——每次电话铃响,血压计上的数字就跟着蹦迪。上个月儿子突然在上班时间打来,我接起来手抖得差点把假牙甩出去,结果人家就问wifi密码。
不是非要孩子们天天请安。老周家闺女就聪明,每天早晨挤地铁时发条语音,有时候是"今天又忘带伞",有时候就打个喷嚏。这些碎片拼起来,比过年时那句"都好着呢"真实多了。
现在年轻人压力大,我们懂。但你们可能不知道,电话那头沉默的三十秒,够我们把所有坏可能都想一遍。上次隔壁单元老吴接到诈骗电话,骗子刚喊了声"爸",他立马汇出去八万——虽然骂他糊涂,可谁听了不酸鼻子?
有个秘密没告诉孩子们。我们这代人接电话前总要清嗓子,不是摆架子,是怕声音发抖露了怯。就像你小时候考砸了回家,在门口蹭鞋底那样。
昨天在公园看见个新鲜事。七十多岁的陈师傅举着手机满院子跑,说是要找个信号好的地方和孙子视频。他那部老年机压根不能视频通话,可谁忍心说破呢?
其实要的不多。你吃外卖时拍张照片,堵车时抱怨两句,睡觉前道声晚安。这些零碎像晒在阳台的陈皮,日子久了,泡出来的都是滋味。
记得给家里打个电话吧,趁线路还通着。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