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95 元的寒武纪 vs 3900 点的 A 股:疯牛狂奔时,谁在按下风险警报?
发布日期:2025-09-18 07:32 点击次数:125
当一只成立仅 9 年的 AI 芯片公司股价在两个月内从 520 元飙升至 1595 元,甚至短暂超越贵州茅台成为 "A 股第一高价股" 时,整个市场都在惊呼:这头牛跑得太疯了!然而与股价狂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证券时报的一篇风险提示报道后,科技股集体哑火,大盘应声下跌,仿佛一场精心策划的 "用脚投票"。国家一直强调的 "慢牛" 行情为何演变成机构主导的 "疯牛"?这场资本游戏中,散户究竟该如何自保?
一、疯牛的诞生:机构抱团的 "贪吃蛇" 游戏
打开寒武纪的 K 线图,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刺目惊心 —— 从 2023 年初的 54 元到 2025 年 9 月的 1595 元,两年半时间股价暴涨 25 倍,远超同期英伟达最高 7 倍的涨幅。这背后藏着机构抱团的典型操作:403 只基金重仓持有,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高达 36.36%,华夏、易方达等头部公募更是押注加码。
指数被动配置成 "助推器"
寒武纪被纳入上证 50、科创 50 等多个核心指数后,跟踪这些指数的基金不得不被动买入。数据显示,仅因科创 50 指数权重调整,就需要被动卖出约 100 亿元规模的寒武纪股票。这种 "纳入即上涨" 的机制形成恶性循环,就像贪吃蛇游戏,越吃越长,直到碰到边界才会崩塌。
业绩预期被疯狂透支
尽管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增长 4347.82%,但 5117 倍的市盈率早已严重脱离行业 88 倍的平均水平。高盛喊出 2105 元目标价的研报更像 "皇帝的新衣",用 2028 年的预测业绩掩盖当前估值泡沫。这种 "透支未来" 的玩法,本质是机构在用短期资金炒作长期故事。
基金排名赛逼出极端行为
证券时报数据显示,超 400 只主动基金今年净值涨幅超 30%,这些基金的重仓股高度重叠在新易盛、中际旭创等科技股上。新易盛从 2022 年底的 162 只基金持有,飙升至 1062 只基金抱团,这种极致押注源于基金经理的业绩焦虑 —— 不抱团就可能被淘汰。
二、迟到的警报:3200 点与 3900 点的风险博弈
"在 3200 点时沉默,在 3900 点时预警" 成为市场对监管节奏的调侃。东方财富网的调查显示,散户心态随指数变化堪称魔幻:3040 点时恐慌割肉,3800 点时反而加杠杆追高。这种心理被机构精准利用,导致风险提示陷入 "说早了怕踏空,说晚了怕暴跌" 的困境。
监管滞后的蝴蝶效应
寒武纪在 500 元时已显泡沫迹象,但直到股价突破 1500 元才发布风险提示公告。此时大盘已从 3200 点升至 3900 点,点位越高,机构的 "反噬能力" 越强。就像用高压锅炖肉,压力积累到极限时才放气,飞溅的汤汁必然烫伤人。2021 年新能源泡沫破裂的教训犹在眼前,当时行业增速不及预期,过度炒作导致多只基金净值腰斩。
指数权重暗藏流动性陷阱
当寒武纪在科创 50 指数中权重高达 15.42%,远超 10% 的上限时,被动卖出成为必然。这种 "越涨越买,越跌越卖" 的指数机制,使得单个股票的波动被放大到整个板块。9 月 4 日寒武纪单日暴跌 14.45%,带动科技股集体调整,上演了 "一鲸落,万物凉" 的连锁反应。
机构的 "威胁式" 操盘术
媒体批评后科技股立刻哑火,看似机构在 "耍脾气",实则是利用流动性优势制造恐慌。当基金重仓股重叠率过高,一只股票的下跌会引发多只基金净值同步缩水,进而触发赎回潮,形成 "下跌 - 赎回 - 更下跌" 的死亡循环。历史数据显示,基金重仓股指数在 9 月 5 日单日波动幅度达 4%,印证了这种风险传导。
三、破局之道:普通投资者的 "防坑指南"
面对机构主导的 "疯牛" 市场,散户并非只能被动挨宰。建立科学的投资逻辑,才能在波动中保全自身。
学会看 "估值安全垫"
对比寒武纪 113.98 倍的市净率与行业 5.95 倍的平均水平,就能发现泡沫有多大。普通投资者可建立简单标准:当个股市盈率超过行业均值 5 倍以上时,就该提高警惕。就像买面包,标价是成本的十倍时,再香也得忍住。
分散投资破解抱团风险
不要把资金集中在热门赛道,可按 "532 原则" 配置:50% 低波动资产(如指数基金)、30% 均衡型基金、20% 现金或债券。这种 "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" 的策略,能有效降低单一板块暴跌的冲击。
关注 "非共识信号"
当券商研报一边倒地唱多时,反而要警惕。寒武纪被纳入富时中国 A50 指数后,聪明资金已开始悄悄撤离 —— 北向资金在二季度仅小幅加仓 27.87 万股,与股价涨幅严重不匹配。这种 "言行不一" 的信号,往往比公开报道更可靠。
监管层需要建立更灵敏的 "预警机制",在 3200 点时就及时疏导泡沫,而非等到 3900 点才动手。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,最可靠的保护伞永远是理性与纪律 —— 记住,股市里从来没有 "稳赚不赔" 的神话,当所有人都在狂欢时,或许正是该退场的时候。毕竟,慢牛才能走远,而疯牛的终点往往是悬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