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热线电话:

「国咨调研」一县一馆、一馆一策,才是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的殡葬治理方向

发布日期:2025-08-21 09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99

一县一策、一馆一策,才是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的殡葬治理方向。

(如需咨询法律问题,点击上方组件立即拨打咨询)

此刻,我正在北京首都机场准备飞往湖北。在这个时候,我想起了昨天晚上我和一位著名殡葬专家长达两个小时的讨论。我们讨论殡葬治理的问题。当时我提到:当前全国很多地方正在一刀切的将殡葬设施,包括殡仪馆、公墓、陵园、骨灰堂等收归ZF所有。但与此同时,在个别地方也出现了提出一县一策、一馆一策的做法。

当我提到“一县一策、一馆一策”的时候,这位著名殡葬专家非常的激动,他说:这样做,就对了。

是,确实这样做就对了!因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,每个地方不管是人文环境、自然环境、风俗习俗都不一样,还有些地方有着自己特殊的宗教信仰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对殡葬设施我们一味地、片面地去强调它的公益属性,却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公益属性到底是什么,而盲目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。这样的做法,不仅仅不是因地制宜,更不是实事求是。

我们国家太大了,我们绝对不能够单纯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。实际上在《2018年关于殡葬改革的指导意见》中就明确地提出:要因地制宜,绝对不搞一刀切。为什么?就是因为一刀切的这种做法,会严重的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,也同样会严重的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利益,甚至会损害了很多地方公办殡葬设施的利益。

(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拍摄)

我为什么这么讲呢?这段时间,我深入全国各地调研,接触了很多的殡葬的民营企业家、公办的殡仪馆的馆长,以及基层的民政局长。我从大家那里得到的信息总结出来就是:大家对现在一刀切的做法,尤其是盲目的制定所谓时间表的做法,那还是很有意见的。只是敢怒不敢言,因为涉及到切身利益。在这个时候,大家都沉默。

可是,沉默终究不是办法;沉默,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。我们说“一县一策、一馆一策”,这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。因为每个县都有每个县的特殊情况,有的县可能在山区,有的县可能在草原,有的县则在平原。在这种不同的地理位置,老百姓的生活习惯、丧葬习俗都不一样。如果是在山区,你非要让他翻山越岭去搞火化,实际上这对老百姓来讲,那真的是让老百姓不仅付出了不必要的金钱,还特别特别的辛苦。

在贵州我调研的时候,就有殡葬人士告诉我说:有的老百姓住在山上,为了火化,早上七点殡仪馆就要开车去拉,直到下午四五点钟,才拉到殡仪馆火化。火化完之后再送回去,那差不多就又要天亮了。这不就是折腾人吗?

所以一个县一个政策,甚至一个殡仪馆一个政策,这种实事求是的、因地制宜的,既尊重了当地的习俗,也尊重了在历史上所形成的这些结果。

什么样的结果呢?比如说,很多地方公办的殡仪馆,因为经营不下去的,或者经营的不好了,或者压根就没钱建了,这个时候才引进了民营资本,或者是引进了民营企业家的管理模式。而民营资本进入之后,面貌为之一新。还有的地方,引进了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之后,殡仪馆一下子就做的非常好。无论是从老百姓,还是从基层民政局都特别满意。

(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拍摄)

其中,一位基层的民政局的局长就告诉我说: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好的模式,那就是公建民营。我们好好地做好监督,而让民营企业好好地去做好管理,我们非常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。但是现在,又面临着必须要被收回的这种做法。实际上不管是民营企业,还是基层的民政局都很有意见,但是大家又不敢说。

所以今天我在这里说:我们的任何改革,不管是殡葬行业还是其他任何行业,都需要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,只有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,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。而这种“一县一策、一馆一策”的做法,就是尊重历史,尊重现实,也是对未来负责。

希望我的这个做法能,够被更多的殡葬治理的这方面的相关官员听到、能够注意到。终究咱们大家的初心都是好的,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。但既然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,那么我们就要把好事去做好。

最后我再次强调,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一刀切,而一定要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找到殡葬治理的真正的方向,才能真正的让人民群众满意,才能真正的实现政治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和法律效益。

我是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曹保印,如果你有什么方法律问题希望咨询,请给我留言吧。

(本文根据北京元法堂、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曹保印【曹说法·民营企业系列】视频整理)